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是什么 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2024-06-03 04:29:30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在当今世界,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资源战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吧!

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是什么

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是什么 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经济

持续发展虽然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但其含义是明确的,其中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稳定,“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这一概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中国未来实现低耗、高效、开放式资源战略,已包含着持续发展的因素。今后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上述战略的延伸和发展。

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目标与国际大方向是一致的,具体内容有些差别,主要内容有:第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综合目标,使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生活全面提高;第二,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即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和克服贫富悬殊过大的问题;第三,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原则。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适当,环境宽松、过程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防止社会经济大起大落。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1.坚持经济建设与资源再生产协调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量大,特别是矿产资源(含矿物能源)开采量将继续增长。由于资源利用的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治理保护成本高。今后随着我国把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密集型基础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对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危害仍将继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把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源再生产协调起来,坚持经济建设与资源产业同步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为实现两者的协调,必须把资源再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和技术装备,发现、探明资源,高效率、高效益地开发利用资源,卓有成效地管理与保护资源,建立资源资产实物帐户和价值帐户,把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步进行

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开发强度将逐步增大,资源加工利用也将逐步深化。因此,资源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也必须相应的加强。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上半叶,我国将开展许多举世瞩目的资源开发巨型工程建设,如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新疆塔里木油田开发、晋陕蒙煤田开发等等。这些工程应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同步建设工程。我国还实施若干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巨型生态工程项目,如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实施以“141”为主体的绿色工程建设。所谓“141”工程即1个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和1个工程(治沙工程)。

“141”绿色工程规建设总规模9.1亿亩,建设划期限1978—2050年。我国除4大防护林体系外还有太行山绿化工程、这5大工程与的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造林7500万亩),美国的罗斯福工程(造林975万亩),北非的绿色坝建设(造林390万亩)一起,并列为世界八大生态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规划完成后,可保护农田10多亿亩,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台风盐碱区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将有明显改善。

除上述已经规划、正在实施的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型工程外,今后还需继续做好若干巨型工程规划,如我国能源基地的复垦与绿化工程、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工程、南中国海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等等,这些均需早日开展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投入建设。

3.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利用国外资源

自然资源具有全球性、区域性的特征。全球不同区域的资源种类、丰度和结构各异。我国资源是全球资源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地球上其它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气候、水、生物和矿产等资源都有其特殊性。只有从全球资源系统出发,才能制定正确的资源政策、合理的资源储备并搞好资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我优势资源换取我短缺资源。如我国虽然经过多年地质勘探,但没有找到大型富铁矿,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富铁矿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澳大利亚每年可向国际市场提供几千万吨富铁矿。

进口部分富铁矿,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是有利的。又如我国稀土矿在国际上具有垄断市场的地位,但地区、部门之间竞相出口,就会使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损害我国的利益。开展国际贸易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我国有不少独具优势的资源,是今后继续扩大出口、增加创汇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资源型产品出口创汇额约占出口创汇总额的30%,其中原油出口创汇占16%,今后需停止出口,增加进口。而拥有优势的煤炭、铝、锑等有色金属,重晶石、石膏、石墨等非金属,稀土和稀有元素应增加出口,茶叶、蔬菜、桑蚕丝、大豆、水果、活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出口仍有较大潜力。

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是什么 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全球资源

4.积极参与保护全球资源的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保护与环境的国际合作行动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们做好国内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全球资源系统演变,关系到我国和全人类的切身利益。对此问题,在国际也充满着尖锐复杂的斗争,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开脱使全球资源损失、破坏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欲限制不发达国家开发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想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有些则通过国际经济贸易的渠道把污染大的基础产业和有害废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保护全球资源的各种外事活动,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和正当权益。1991年我国已制订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为进一步开展环境外事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国又为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组织撰写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家报告”,阐述了我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这些重要文献也适用于全球资源保护。

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发展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

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重点是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中国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经济相对不够发达地区,重点是消除贫困,加强“发展”所必须的诸如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提高经济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

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手段,逐步使农业走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向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能源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的特点,把能源发展重点放在发展清洁煤技术上。运用经济、终端导向等手段大力提倡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速度,为今后可持续能源发展打下基础。